东营市河口区:“五老”齐助力 携手育新人

  家庭教育的缺失或不当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为不断提升家庭教育能力,东营市河口区关工委发挥议事协调机构的优势,推动成立家庭教育服务组织,2017年8月,河口区家长学校管理委员会应运而生,开始实施家长学校提升工程,其后,河口区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成立,家庭教育志愿讲师团组建。2020年,山东家长大学河口分校正式成立,自成立以来,通过“五老”齐助力,助推家长大学建设工程,使全区家庭教育工作步入了规范化和常态化时代。

  老干部“站位” 强力推动家长大学建设

  河口区关工委老领导联系协调,成立了由区政府分管领导、区关工委主任担任顾问,区教育局局长担任校长,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主任担任教务主任的河口区家长大学管理队伍,制定了工作框架图,建立工作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全区家长学校工作会议和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安排部署工作任务,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印发了《河口区家长学校工作实施意见》,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对全区家庭教育工作进行统筹协调。强化制度建设,按照家长大学的统一部署,制定授课、评选表彰、班级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定期对示范学校进行表彰奖励,以示范创建带动全区家长学校教学水平的提升,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家庭教育工作有专门机构指导、专职人员研究、专业化推进。

  老教师“指导” 大力提升家长学校教育水平

  老教师深入各家长学校,帮助家长学校找准抓手,以“课程管理”为抓手,促进教学体系完善,指导各学校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在省编教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发区本、校本教材。各学校根据国学、心理教育创编的校本教材,得到家长的高度认可。以“考核评价”为抓手,推动工作责任落实。指导各学校将家长学校工作纳入班级综合考核,并把考核成绩作为教师评先树优的重要参考;老教师们采取走访调研、上报资料、听课等方式定期对家长学校的组织管理、课题研究、教学工作等进行考核检查;指导各级家长学校积极组织家庭教育论文、家长培训课案、家庭教育故事等评比促进活动,并汇编了家长学习心得体会集《润心》和教子经验集《家教智慧》。

  老专家“包靠” 着力锻造高效教师队伍

  发挥“五老”中家庭教育专家的积极作用,整合优势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内驱式”三种形式加大家庭教育指导教师的培训力度。积极“走出去”,组织骨干教师到浙江温州、北京密云、威海经济开发区等地考察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升;重视“请进来”,先后邀请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长姜宏德、山东省教科院继教所所长王治芳等多名家庭教育专家来我区进行专题培训。抓好“内驱式”,每季度由老专家牵头举办一次全区性家庭教育教师沙龙,两年来举办内驱式培训活动86期,培训教师126人。通过培训,极大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老模范“宣讲” 全力保障宣讲工作常态化

  发挥老模范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参加各家长学校的集中开课活动,2020年全区15名老模范参与了公益宣讲活动,覆盖了66所家长学校,每位老模范全年宣讲都不少于10课时,全面带动了全区家长学校的开课质量和活动氛围。区教育局将学校邀请老模范入校宣讲纳入示范家长学校评选的内容,要求各示范学校在学期初、学期末等关键节点都要邀请老模范开展家长课堂研讨活动,切实督促各学校将宣讲工作纳入工作日程,保障了家长学校宣讲工作常态化。

  老战士“搭台” 努力增强家庭教育合力

  各家长学校家长学习网、校园网站、班级QQ群、微信公众号、家长空间APP等网络平台的使用情况都由老战士们负责监督检查,保证网络平台能充分应用到家庭教育工作中。除此之外,老战士们还推动河口区开通了家长线上课堂微信公众号,在河口区电视台举办了家庭教育访谈节目,在家长大学启动“幸福家庭@365”家庭教育沙龙、“家长夜校”、“相约星期五”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通过平台的搭建,让家长成为家庭教育的“同盟军”。

  随着山东家长大学河口分校的成立和“五老”的助力推动,东营市河口区的家庭教育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近年来,河口区连续两年将家庭教育服务体系假设工程列入便民实事,区政府每年定期拨付30万元工作经费,我区家庭教育工作经验连续四年在山东省的家庭教育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并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周边多个县区来我区观摩学习,河口区先后荣获山东省家庭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家长学校建设实践基地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