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创新“公益岗+”模式让困难群体“家门口”就业

  “父母年龄大了,还患有疾病,我也是二级肢体残疾,没法外出打工挣钱。如今,借助公益岗的好政策,我在家门口每月都能领到800元工资。”近日,东营市东营区六户镇神堂村48岁的李福来高兴地介绍,他上岗已有月余,负责分配区域的村容保洁、护林防火巡查、公共设施管护及网格化管理等工作。

  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帮助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今年以来,六户镇把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作为重点民生工程,组建工作专班,强化工作力量;严格按照个人申请、村“两委”研究提名、镇级资格审核、组织考察、拟用公示、办理聘用手续、培训上岗、报上级行业部门备案等程序,确保把这项民生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在设置岗位过程中,六户镇既严格落实省、市城乡公益性岗位有关政策,又大胆灵活创新,通过精准聚焦农村弱、病、残、困、贫五类人员,城镇大龄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有劳动力的残疾人及其他市场化渠道难以就业的困难群众四类人员,相继探索推出了“行政事业单位+公益岗”“新时代文明实践+公益岗”“便民服务+公益岗”“村(社区)党组织+公益岗”“疫情防控+公益岗”等5种公益岗模式。截止目前,全镇共探索开发55个城镇、35个乡村公益性岗位。根据实际,六户镇细化岗位职责,创新“公益岗+”模式,设置了社区网格协管员、新时代文明管理员、公共服务设施管理员、社会事业协理员等岗位,让公益岗“红马甲”活跃在基层工作的每一个角落。

  东营市东营区六户镇将切实增强公益性岗位管理工作的责任感,提高认识,明确目标,统筹安排,为应聘人员提供全过程、精细化服务,并不断探索,为弱劳动力创造更多“兜底型”岗位,让公益岗更稳定、更有吸引力。(东营区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