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友眼中的万惠文:出警最快,冲在最前面

  万惠文有一个外号,叫“马哥”,队友们都这样叫他。他以队为家,像大哥一样照顾每一位兄弟,而且总是敢为人先、以身作则。

  彭茗达(同寝室):他叫我傻大个,每天早上都要相互喊起床。救援行动中,他总是叮嘱我们:跟在我后面,遇到危险的话,我喊你跑你就跑。

  袁鸿(共事5年):每次救援,跟着马哥都特别踏实,只要还有一点力气,他都会自己上。

  陈卓:我们同寝室,当了班长、分队长后,他寝室的床铺也是1号床,离门口最近,这样出警最快。

万惠文同志生前出警归来

  冉浩:我是万队长2020年手把手带的新人。万队长在生活中很和善,在工作中却很严厉。不管是训练还是其他事务,万队长总是亲自示范,再反复教我们做。在开展跑步训练时,他总是跟着我们一起跑,如果我们觉得体能跟不上了,他会说“我比你们年龄要大一些,我都可以,你们肯定也可以,别放弃!”虽然和万队长出警次数不多,但每一次他都会主动在最前面拿水枪,让我跟在后面扶水带,进入火场前也会一一帮我们检查所有装备。在成为消防员前,只觉得这个职业很神圣,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万队长让我对这个职业的责任和使命有了更深的认识,我想成为他这样的人。

  申胜琪:当天在轮换调整的时候,马哥地瘫坐在地上,之前的扑救太热太累了,只有脱掉上衣缓一下,我递给马哥的晚饭他都没吃,让我放在旁边他缓一下再说。

  蒋丹(特勤支队南坪东路站站长):

  共事10年,他是真的以队为家,我们不是家人,也胜似家人了。这次出警,我跟他一起两进两出带队侦查,带他出去,却没能带他活着回来(失声痛哭)……直到最后一刻,我们仍在祈祷奇迹发生,太不真实了,至今都无法接受。

  徐自豪:有一次训练,6楼绳降,尾椎受伤,满头大汗都没吭声,住院三天就要求归队。每次出警他都要求排一号车,每次带队都会说“我先去看一下”。

万惠文同志生前训练照

  王波:他生活很节俭,却是个特别有爱心的人。在整理物品的时候看到了他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捐款的证书,他从来没跟我们说过,只是默默地帮助孩子们。平常救助的流浪猫如果没人领养,他都会买猫粮先照顾着。

  陈炼(黔江支队舟白特勤消防站四班班长):我是11年前跟他一起参加新训的队友,7月篮球赛的时候,他跟我聊了未来的打算,说和妻子离得太远,打算明年申请转业回山东,多陪伴家庭,也期待有自己的孩子。

万惠文同志生前与队友在灭火作战间隙吃盒饭

  宓登军:(同年入伍,分到同一个消防救援站,已一起共事11年)每次出警,他都顶在最前面,总是申请坐1号车。我俩的家都在山东,已经11年没有回家过春节了。万惠文说,明年,他工龄就满12年了,到时候他准备转业回家照顾父母。今年,万惠文本来还打算休假回家陪陪家人,也顺便要个孩子,现在也无法实现了。这件事的发生,我到现在都无法相信……(重庆市消防救援总队供稿 记者 郝文杰 任小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