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学习身边好人事迹 涵养公民道德新风

  “这是对我爸爸一直以来服务社区工作的认可和嘉奖,作为子女我们也深感光荣,会一直以爸爸为榜样奉献自己的光与热。”在东营市东营区黄河路街道鑫源社区,郑桂林老人的女儿郑重地将父亲的好人工作室的牌子挂到调解室的门前。与此同时,黄河路街道李秀君好人工作室、张丽媛好人工作室也相继挂牌。

  为切实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进一步提升全民道德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黄河路街道以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为重点,通过好人挂牌仪式、开展好人故事和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宣讲会等活动掀起学习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人物热潮,引导广大群众崇尚好人、学习先进、争当模范。

  在鑫源社区的郑桂林好人工作室,一提起郑桂林,无人不识无人不晓。有两个数字可以标注他的人生轨迹,一个是“35”,一个是“17”。从医35年,他兢兢业业,妙手仁心;退休后,他婉拒高薪返聘,无偿为百姓看病17年,默默无闻,诠释医者大爱。郑桂林为小区居民无偿看病的次数已不计其数,被居民亲切的称为小区的“义务保健员”“健康卫士”,先后被授予“美丽市民”“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是党和国家培养了我,我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一生的信念。”好人是郑桂林最常听到的评价,不过在郑桂林看来,他只是用一生来践行对党和对人民的承诺。

  在东利社区的李秀君好人工作室,放眼望去,剪纸班的墙上以及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二楼的走廊,全部都是李秀君老师和她的剪纸班学员们创建的剪纸作品,胜利油田的油井、医护人员抗击疫情、建党重要节点展示等内容或诉说历史,或紧跟时事,成为了东利社区独特的风景。“李老师,我们这节课剪什么?”每到周二,李秀君的剪纸班都会汇集众多的剪纸班学员。剪纸班自2009年创办至今已开办了12年,12年的风雨无阻、12年的倾囊以授,李秀君培养了众多剪纸能人,也让剪纸这项传统技艺走进大众的视野,走进居民的生活里。

  “自2012年进入社区工作以来,我就把‘全心全意为居民办好每一件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不断探索社区建设的新路子,服务民生的新途径,做好居民的贴心人。”近日,在黄河路街道锦城社区,社区党委书记张丽媛的宣讲让众多居民动容。“把牌子挂在门口吧,这样每次上班都能看到,也能时时激励自己。”9月20日“好人”授牌仪式结束后,张丽媛第一时间把它挂到了办公室门口,被授予好人工作室的牌子对张丽媛来说既是对一直以来社区工作的肯定也是更坚定决心服务社区居民的动力。

  通过学习身边“好人”,讲述“好人”故事,传递崇德向善能量 。东营市东营区黄河路街道将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阵地作用,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宣讲活动,让广大居民群众在宣讲中开阔视野,坚定初心使命,身体力行向“好人”看齐。引导广大居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昂扬精神面貌、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积极投入到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激发关心、支持、参与道德实践活动的热情,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