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新答卷

  西北大漠,钻机轰鸣,钻头从几百米到四五千米再向七千多米延伸,寻觅油气的“藏身之地”;莱州湾畔,油井“吃”进二氧化碳,“吐”出原油,正在演绎着“变废为宝”的神奇;盐碱滩涂,一块块太阳能光伏板向阳而立,源源不断地给油气生产提供新动能。

  2021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时强调,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牢记嘱托,胜利油田自觉加压,用新理念指导新实践,全力书写端牢能源饭碗的“新答卷”。

  增储上产的推动者

  能源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挂念于心。

  胜利油田的勘探潜力怎么样?目前胜利油田的产量是多少……勘探开发研究院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胜利油田考察的第一站,一下车,总书记关切地询问。

  勘探开发61年,胜利油田先后发现81个油气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6亿余吨,累计为国家贡献原油超12.7亿吨,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

  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牛栓文说,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建设等油用”,到新时代“保障国家能源安全”,61年来,“我为祖国献石油”的铮铮誓言,早已融入胜利人的基因和血脉。

  准噶尔盆地是中国石化增储上产的主阵地。“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石化提出“在准噶尔盆地建设中等油田规模”,“十四五”末油气当量翻一番,达到240万吨;“十五五”末油气当量翻两番,达到500万吨。

  4月的准噶尔盆地,气温回暖,冰雪融化,茫茫戈壁滩上,一簇簇梭梭林泛出新绿,田里的棉花吐出嫩芽,广袤大地上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4月25日,准噶尔盆地首口最深探井征10井在7600米的超深层见到油气流,获得日产气上万立方米、日产油10立方米的油流。

  “征10井的成功揭示了准噶尔盆地超深层发育良好的储层及有利成藏条件,有望开辟新的资源接替阵地。”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首席专家任新成充满信心。

  习近平强调,解决油气核心需求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要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夯实国内产量基础,提高自我保障能力。

  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为任新成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油气富集的规律是什么,产能控制因素有哪些……对于胜利油田而言,准噶尔盆地超深层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依然有很多未解之谜。眼下,任新成和同事们像是“淘金者”,正在日夜鏖战,寻找打开超深层油气藏的“秘钥”。

  2022年,胜利油田确定勘探实行三大战略转型:类型上从常规为主向常规非常规并重转变,层系上从中浅层向深层转变,区域上从富油凹陷向全探区转变;效益稳产目标主动从2340万吨调整到2345万吨,推动国内油气增储上产。

  前四个月,胜利油田完成原油商品量750余万吨、天然气商品量1.75亿立方米,实现了开门红。

 

  “双碳”的引领者

  “当天正好我值班,我就站在总书记旁边,总书记叮嘱我们要加快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提升能源供给质量、利用效率和减碳水平。”拿起桌上的照片,讲述着总书记视察时的情景,王建宁脸上挂满了笑容,眼神中溢满了骄傲和自豪。

  王建宁是胜利油田注汽技术服务中心二氧化碳项目部1#站二氧化碳操作岗员工,在她的办公桌上,一张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莱113区块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

  总书记提出关于“提升能源供给质量、利用效率和减碳水平”引发了科研人员的共鸣。“二氧化碳驱油既减少了碳排放,又增加了原油产量,兼具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气驱试验室方法组组长李雪松清楚地记得,当总书记走进中石化CCUS重点实验室时,他正在电脑前处理实验数据。

  “亲眼见到总书记,感觉他既有领导人的威严,又像一位平易近人的长者。”李雪松发现,当听到CCUS技术已经实现规模化应用时,总书记非常高兴,对胜利油田减排降碳作出的努力给予充分肯定。

  胜利油田分公司副总经理杨勇发现,总书记对CCUS表现出浓厚兴趣。从科研楼到实验楼,短短百米的走廊,总书记就这一话题与他一边走,一边聊。

  一问一答间,杨勇读懂了总书记对“双碳”目标的重视和期待。

  目前,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正高效推进。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900万棵、近6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未来15年可增产原油近300万吨。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战略。牛栓文说,勘探开发主战场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未来,胜利油田将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理与产业优势,加快培育CCS和CCUS产业,依托“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全力打造CCUS全链条示范基地和标杆工程,消纳区域潜在的碳排放,在“双碳”赛道中,争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绿色标杆企业。

  清洁能源的供应者

  回想起在总书记身边的点点滴滴,一个美好的场景深深烙印在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舒华文的脑海中……

  “视察即将结束之际,大家自发围成圈,紧紧地围绕在总书记身边,总书记称赞石油战线是共和国改革发展的一面旗帜,要求我们要继续举好这面旗帜,在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上再立新功、再创佳绩。”总书记的鼓励和嘱托,既增强了舒华文对石油工人身份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更激发了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感。

  舒华文说,他们将牢记嘱托,坚定担当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核心职责。

  奉献油气资源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发展新能源也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为传统石油企业,胜利油田正加速向能源企业转变,明确新能源是重要战略新兴产业定位,把新能源置于同油气勘探开发并举的地位,打造多能互补、协同高效的综合能源供应体系。

  走进胜利油田营二井区域,一块块太阳板源源不断地将光能转化成电能或热能;两座风力发电机迎风矗立,硕大的风翼在缓缓旋转中不断将风能转化为电能,“风光热储”多能互补、综合利用,实现了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完美结合。

  管理该井的负责人李大港说,这里每天发电1.8万千瓦时,不仅能满足营二井区8口井的用电需求,还能供周边油水井使用,年可减排二氧化碳5400余吨。

  “大力培育新能源产业,推动油田能源结构从单一的石油生产向多元化的能源供给转变,既可以优化自身能源消费结构,也能够巩固发展传统油气产业,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十四五’末,胜利油田直接用能中新能源占比将达40%以上。”牛栓文说。

  项目调研、技术交流、方案论证……从传统的油气开发领域跨界新能源开发,过去一年,胜利油田新能源开发中心经理李景营忙得不可开交。

  2021年,胜利油田投产光伏发电项目52个,完成光伏发电装机规模106兆瓦,新增年发电能力1.3亿千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能力13.5万吨。

  李景营看好新能源发展的前景,他认为,未来,新能源将缔造出一个新的胜利油田——一个洁净能源供应者。

  在牛栓文看来,这是对过去“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超越,也是对当前“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新定位,更是对未来“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新追求。(齐鲁壹点 记者顾松 通讯员朱向前、王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