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点亮“好人灯”,让凡人善举照亮文明城

  近日,东营市东营区首批“好人工作室”名单发布,赵晓凤好人工作室、郑桂林好人工作室等10个好人工作室被命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东营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一个人影响一群人的传播效应。在全区组织开展好人工作室建设工作,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搭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优秀志愿者发挥作用的平台,让好人引领好风气、传递好风尚、凝聚正能量,推动“大爱东营区”更有情怀和温度。9月20日,全国迎来第二十个“公民道德宣传日”,东营区举行好人工作室授牌仪式,为东营区首批10个好人工作室进行授牌。“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传播凡人善举,让向上向善的力量浸染东营区的每一个角落,共同铸就‘好人之城’。”东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李冬梅说。

  授牌仪式结束后,东营区辖区的各个好人工作室牌子相继上墙。“把牌子挂在门口吧,这样每天上班都能看到,也能时时激励自己。”黄河路街道锦城社区的张丽媛第一时间把它挂到了办公室门口,这既是对她社区工作的肯定,也是她更坚定决心服务社区居民的动力。在文汇街道嵩山社区的“暖心汇”便民理发室门前,李祥霞亲手将“好人工作室”的牌子递给工作人员,激动地说:“我没什么特长,也没有突出的成绩,能尽己所能为居民办点实事,做点好事,我就很开心。”

  近年来,东营区实施有德尊崇行动,以“培树美丽东营区道德品牌,培育有德东营区人”为目标,常态化选树身边好人、最美人物、道德模范,全方位宣传好人,礼遇关爱好人,多维度培育选树好人,共涌现出中国好人6人、山东好人92人, 省市级道德模范24人,最美东营人12人,区、镇(街道)、村居社区各类先进人物1800余名。推出个性化、专业化的“好人工作室公益服务菜单”,组织好人和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和专业特长,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文艺、关爱帮扶、带动致富等各类公益活动。好人工作室的建设,不仅让好人有了自己的组织,而且进一步放大了好人的品牌力量,让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蔚然成风。

  凡人善举总能给我们以温暖和力量,东营区全区正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好人现象”引发出显著的“好人效应”。今年81岁的赵晓凤坚持为群众义务理发53年,累计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发起了“晓凤义务理发室”18家,带动辖区300余名志愿者加入“晓凤义务理发室”志愿服务团队,荣获第七届“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山东好人、东营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郑桂林从医35年,兢兢业业,妙手仁心,退休后,婉拒高薪返聘,无偿为百姓看病17年,诠释医者大爱,先后被授予“美丽市民”“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好人是他最常听到的评价,不过在郑桂林看来,他只是用一生来践行对党和对人民的承诺。

  点燃一盏“好人”明灯,照亮一座文明之城。东营市东营区将以文明培育、文明创建、文明实践为统领,持续优化好人工作室工作机制,放大道德典型‘灯塔效应’,用“点点星光”汇聚“满天繁星”,推动形成好人就在身边、好人就是自己的生动局面,让道德芬芳遍布辖区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