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县:深化“五为”文明实践,打造高品质 “志愿之城”

  今年以来,利津县立足打造“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持续深化“项目赋能 ‘津’牌志愿”实践行动,依托“利津融媒”APP中“点单送单”服务功能,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助困助学、帮办代办、移风易俗等系列活动,为全年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开好头、起好步垫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服务大局,展现志愿担当

  在严防疫情输入的紧急关头,组织广大志愿者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全力参与到站岗执勤、核酸演练等工作中。依托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发动499支志愿服务队、11070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全部投身到疫情大考中。针对全县11个城市社区,相应成立11个应急小组、2个机动小组,确保突发状况下,疫情应对志愿者队伍能够随时拉得出、用得上。将主城区利津街道的53个采样点、凤凰城街道的22个采样点向各社会组织公示发布,发动社会志愿者本着就近的原则,协助开展秩序维护、信息登记、查验绿码等工作。

  坚持项目引领,打造志愿品牌

  组织开展2022年度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示范项目的申报、评选工作,筛选确定护佑孕妈、津牌帮办、银龄益起爱等25个优秀示范项目进行公示宣传,形成项目引领的“第一矩阵”。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深化“一中心一品牌”建设,进一步擦亮“家门口的志愿、指尖上的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辐射带动东风化雨、枫铃义警等21个志愿服务品牌。结合社会组织自身优势,量身定制优质品牌,重点打造0元餐厅、“义”暖津“橙”等精品项目。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及时发布活动开展情况,不断放大品牌效应。

  坚持精准导向,提升志愿效能

  依托“利津融媒”APP平台,积极推行“点单送单”服务功能,实现志愿服务内容和需求对象之间的有效精准对接,做到“随时点单、实时派单、及时送单”。重点围绕“五为”服务,根据特定群体思想特点和接受习惯,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传统节日和生活节点,通过“一季一主题、月月有活动”,与基层群众多互动,按需设计活动,列出志愿服务项目清单,把活动真正做实做细,将服务送进百姓心里,着力让全县4.8万名志愿者共同织绘凝心聚力奋进新时代的“同心圆”。

  坚持机制保障,增强志愿活力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制定《利津县疫情应对志愿服务工作应急预案》,并以此为契机,重新梳理县域志愿服务管理体系,配套完善嘉许激励措施,从组织机制上“舒筋活血”,进一步激发志愿服务生机活力,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社会氛围。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站点建设,推进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革命纪念馆志愿服务站点全覆盖。指导帮助利津县义工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建立组织章程,拓展服务活动领域,科学制定活动计划,切实增强组织凝聚力。(凤德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