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半月谈》点赞!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这项工作做得有创意

  建立社区自我发展、自我“造血”机制是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水平的现实需要,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党建引领设立社区基金,创新社区治理服务模式,以提升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为导向,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建好基金 小事凝聚人心

  “不仅仅是方便,还省了不少钱呢!”一大早,小区72岁老人董先生对上门服务的“义剪美”爱心理发师竖起了大拇指,“我们楼上好几位老人腿脚不利索,下楼困难,现在只需支付1元钱就能享受上门理发。”

  老人赞不绝口的“义剪美”公益项目便是社区党委通过“小区1元公益服务”方式汇集社区基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共建幸福家园的一个缩影。辽河社区老年人数量较多,部分老年人外出理发不方便,热心居民发现这一情况后,申报“邻里+”公益项目,并联系附近的爱心商家开展爱心义剪活动,采用低偿方式,定期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剪发服务,同时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理发服务,并将所得收入捐入社区基金账户。正是得益于社区基金的设立,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辽河社区党委,为社区居民解决了一批愁人的“小事”。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实践中探索设立社区基金,吸纳驻区单位、企业园区、社会组织、居民群众中的“红色力量”参与社区基金的筹建,搭建社区需求与资源对接的公益平台,构建起党建引领下相融互动新模式。同时依托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提升招引专业社会组织、链接品牌企业、对接多元资源的能力,拓展社区基金发展空间,形成精准化对接、项目化运作、品牌化带动新格局。

2022年11月4日中午,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安泰社区居民在安泰社区的“幸福食堂”取餐就餐。

  “目前我们已经成立街道级社区基金2支、社区级基金32支、青少年专项基金1支,累计募捐资金达到了130余万元。”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部副部长王刚介绍道,随着越来越多“公益血液”加入和“源头活水”注入,党委搭台、社会出资、居民参与的全域化基金参与体系愈加完善。

  管好基金 专业管理规范运营

  “手册在手,全程无忧!”“审批更明确了,管理更透明了!”……

  2022年,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深化社区基金的规范化管理。在前不久的第四期“城市社区书记论坛”上,社区书记围绕“党建引领社区基金赋能基层治理,共建共享幸福家园”这一项目的当前进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府前社区党委书记生沈阳谈到,“规范化的管理、专业化的运营是党建引领社区基金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如何写好社区基金的管理文章,确保我们社区书记放开手脚干事创业是当务之急。”

  “我们和社区党委一起,对筹集的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今年我们的夕阳有我、珠‘连必合’、楼道文化等7个文化建设项目的实施及资金拨付都是由我们基金管理委员会成员共同投票决定,钱该用在哪儿,让居民自己做选择,钱花在了哪儿,我们也实实在在看得见。”府前社区基金管理委员会居民代表张连庚说道。“虽然钱不多,但这是新的治理尝试,是社区党委引领居民参与、多方共治的良好开端,我们也将继续挖掘更多社区居民骨干,一起探究解决居民关注的难事、急事。”生沈阳介绍说。

2022年9月7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宏社区党委组织网格员和志愿者在城市公园开展“关爱出行·幸福陪伴”公益活动,与胜宏社区独居老年人共享温暖阳光。

  为确保每一笔资金花到群众需求最迫切、最关注的地方,每个社区基金都成立了包括捐赠人代表和社区居民代表的基金管理委员会,搭建起完善的社区基金管理流程和制度体系。由各街道党工委组织编制操作管理手册、战略规划监测报告,全方位规范项目资金的使用报销及审批,实现对社区基金人员、资金、项目实施的全流程管理。

  用好基金 项目夯实公益

  “体验了下父母做生意的感觉,知道赚钱还是很辛苦的,既能卖卖东西,又能为我们的幸福家园做点小贡献,我觉得挺好玩的!”来自安宁社区的三年级小学生张新萍笑着说。今年以来,安宁社区党委牵头领办“长安宁·小夜市”公益市集品牌,引导居民参与,制定专门规则,对摊位业态、产品品质等统一做了规范,社区居民、周边高校学生、社区商户等均可参加。按照协商自愿原则,社区党委收取市集摊位费,将收取费用注入社区基金用于社区治理服务,以“公益小夜市”打通社区基金“内循环”。

2022年10月16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阳光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广场举办“公益市集”活动,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开展公益买卖。

  “筹建社区基金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全部用于社区开展治理服务,有针对性地实施一批覆盖广、受益多的社区服务项目,让每一笔资金都能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效益、用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言灵说。

  府前社区的小区改造让居民受益良多。府前小区周边学校多,人气旺,但社区治理也面临着房龄长、设施老化、楼道堆物堆料现象严重等诸多问题,为了解决居民生活的不便,社区党委牵头开展了“清道夫”项目,由居民自主发起了“知仁楼”楼道美化邻里众筹行动,筹集美化资金1150元,虽然项目小,资金少,但社区、物业、楼道居民一起动手,将小区58号楼一处堆物严重的楼道变身为环境清新的“知仁楼”,打造了一个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治理样本。

  除了推进公益项目的实施,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还开展“居民金点子征集”、“公益项目大赛”等活动,项目化吸纳各类服务资源,发动居民参与“自我买单”,以无偿、低偿、有偿相结合方式点对点提供互助服务,以“服务换服务、服务换资源、资源换资金”等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引得源头活水,觅得群芳争艳。随着社区基金的合理运行发展,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推出“清道夫”“安易行”“村村有个图书角”“关爱出行·幸福陪伴”公益项目等众多公益项目,一些社区党委牵头领办的“幸福食堂”、“针心针意”编织坊、“锦华之声”编辑部等都实现了商业化“造血”,累计盈利超10万元,这些资金又投入到了社区治理服务当中,有效解决了一系列居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公共事务难题。

文章发表于《半月谈》2022年22期“基层治理现代化”版块“社区治理亮点新观察”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