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家门口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小课堂”推动理论宣讲接地气聚人气

  近日,在东营市河口区义和镇东南村,村里的党员、居民围坐成一圈,认真聆听由颐和新村东南村党支部书记孔庆刚为大家上的一节题为“弘扬红色精神、不忘初心使命”的党课,通过讲述义和庄革命的红色故事,让党员、居民领悟红色精神,深切体会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在“板凳课堂”上,村民们纷纷打开话匣子。针对大家关心的村居环境、为老服务等难点问题,相关负责同志作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并表示将创造条件,努力解决难题。在场的听众时而屏息聆听、时而拍摄记录。在活动现场,随着宣传的深入,不断有新的居民加入,大家听得认真、议得热烈。

  这是河口区将宣讲聚集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一个缩影。为使理论宣讲和思想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有温度,河口区创新方法,打通企业、学校、医院等各方资源,促进资源激活、整合、下沉、共享。辖区各类服务中心、小区广场等“沉睡”的场所资源被盘活,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活跃阵地。

  同时,河口区还组建来源广泛、类型多样、结构合理的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选拔百姓宣讲骨干,广泛吸纳先进模范、民间艺人、百姓名嘴、致富能手等人才60余人,创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宣讲团,定期到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理论宣讲,常态化开展“板凳课堂”的理论宣讲,打造了一支支能讲、会讲、善讲的“群众身边不走”的百姓宣讲队伍。宣讲队伍坚持走村串巷,以“板凳课堂”的形式,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谈理论、谈惠民政策、谈实用技术、谈村居发展,开展面对面、互动式、接地气地宣讲,把理论政策融入群众生活,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人心。截至目前,河口区开展理论政策宣讲128次,服务群众8000余人次。

  东营市河口区将扩大宣讲团队、邀请专家学者、号召各行各业的宣讲能手和文艺骨干,创新宣讲形式,运用快板、情景剧、三句半等形式,把“文件语”转为“家常话”,让老百姓进得来、待得住、听得懂、用得好,真正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河口发布)